为什么游戏会令人上头?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2-01-22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打开了游戏,便再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直到一看窗外,发现天黑了......

为什么玩游戏会让我们如此“上头”?你可以了解一个理念:心流。

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提出的一种全程投入的状态:一种高度的充实感。心流有六种典型表现:注意力完全集中、行为与意识融为一体、内在动力的驱使、超强的控制感、扭曲的时间感、强烈的愉悦感。

“心流”是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所做的这件事情上,而且效率非常高。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注意不到,连时间都忘记了。那么恭喜你,你进入了心流。

其实心流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以最高的能量和主动性去完成平常难以处理的任务,带来的幸福感极高,而对精力的消耗极低。它的耗能甚至低于同一时间你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通常人们在打游戏的时候更加容易进入心流。

那这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心流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家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大脑,发现在心流状态下前额叶皮质的大部分活动会停止,只保留一小部分专注当下。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决定注意力、决策能力、专注思考的区域。这也是为什么你完全投入当前的事情不会被其他事情分心的原因。

另外,心理学家发现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6种激素,而这些激素都是大脑的奖励机制,你的愉悦感都来自于此。

所以心流不只是快乐满足的外在表现,还是一个人幸福感的根源,这种感觉是会让人上瘾的。

游戏与心流的关系

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将心流作为评估游戏体验的标尺,通过调整游戏的难易程度、奖励机制等手段,让玩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而产生依赖性。

书名:《游戏改变世界》作者:简·麦戈尼格尔

在陈星汉 Jenova Chen)的硕士论文,Flow in Games中,主要讨论的是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应该如何被运用到游戏设计中去,特别是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改善游戏中的动态难度调整系统(Dynamic Difficulty Adjustment,简称DDA)。根据心流理论所设计的DDA有别于传统设计,它会创造出一种“主动式”环境:在其中的玩家可以通过潜意识(Subconscious)的选择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体验,进而从游玩过程中达到最大的乐趣。

玩游戏很容易进入心流阶段,而且讲究的是一种控制感。也就是说,当你打的怪永远比你水平高出一点点,你打赢了,你会很有满足感。但是如果怪物级别太高,你5级,怪物80级,那你就进入不了心流状态,反而是焦虑状态。

如何正确运用心流?

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做一件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挑战性和及时反馈性,就特别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当然了,除了游戏,这种事情并不常见。

那要如何将这种开了挂般的心流状态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呢?这就需要我们去营造一种假象,让大脑误以为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关闭一部分前额叶皮质,集中注意力进入状态。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妙招:

01具体有意义的目标

在进入状态前,你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还不能张口就来,要符合下面四个标准:

①具体明确;②渴望达成;③可拆解;④难度适中

图源:心河摆渡

02与能力匹配的挑战

一件事情的挑战程度,和我们应对这件事所具备的技巧程度,会综合影响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的感受,如果挑战偏高技能不足,我们会感到担忧或者焦虑;反之,如果挑战度低技能度高,我们又会觉得无聊。所以只有在技能度和挑战度都高的情况下才会进入心流状态。

图源:心河摆渡

03创造即时反馈

在游戏里,打怪之后会掉装备,升级之后会有新技能,每次挑战后的即时反馈让玩家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有这种立等可取的反馈,甚至没有反馈。所以我们要为自己做的事创造即时反馈。创造即时反馈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是物质或者金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图源:心河摆渡

04消除一切干扰

有些人看起来忙了一上午,但其实什么都没干,所以我们需要消除一切干扰,营造无诱惑的环境,才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图源:心河摆渡

05找到最佳状态

如果你感到疲惫、焦虑,那就不要去学习或者工作,因为效率会大打折扣,可以尝试下面方法帮助自己找回状态。

图源:心河摆渡

今天给大家科普了心流的概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利用心流帮助你在学习、工作中打怪升级,而不是浪费光阴。

[ 编辑: 何美荣 ]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 滚到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