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09:26 来源:科普闻道
分享
曾经有摄影记者利用无人机俯拍国庆长假第一天某高速收费站堵车的照片,发布后立即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在一张张照片上,密密麻麻的排队车辆中,白色车辆占了小一半!

而我们日常在马路上,放眼望去,似乎也是白色的车辆更多。在小区车库和停车位上转一圈,比较一下,也会发现,白色车子和黑色车子数量最多,灰色、红色等其他颜色的比较少。这是偶然出现的巧合吗?为什么车友们更喜欢开白色的车?有人认为白色车子耐脏;有人认为白色车子漂亮;还有人认为白色车子在路上容易被看到,安全性更高……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浅色车确实比深色车辨识度高
事实上,根据国外的调查数据显示,白色车型占据了所有车辆中的28.5%。占比将近三分之一,白色车型在数量上更多。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浅色车比深色车辨识度高,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白色车更多”的印象。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曾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工作人员选取了黑、绿、蓝、银灰、白五种颜色的汽车。
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对这些车进行24小时的观察,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拍照。对比试验照片发现,黑色车辆在清晨及傍晚时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是最难被人眼识别的。因此,深色车由于视觉可辨识度低,会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事故研究中心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车辆颜色与事故风险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
他们分析了20年间的85万起车祸,得出结论:白色车的事故发生率远低于其他颜色的车,深色车由于视觉可辨识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事故率有关。据拖车救援事故数据统计,在黄昏和清晨视线昏暗条件下发生的5158起事故中,浅色系的汽车视认性佳,交通事故率低,行车安全性较高。黑色汽车的研究结果最令人震惊,事故率是白色汽车的3倍。
夜间安全驾驶小技巧
不管是什么颜色的车,行车安全在于驾驶员,日常开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夜间开车更要特别注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夜间安全驾驶小技巧,一起来了解下:
1、注意开启灯光的时间。傍晚行车时,看到道路两旁的路灯亮起,就要主动打开灯光。在没有路灯的地方行驶,则需要根据车速和视距尽量早开灯。
2、控制好车速。由于夜间行驶的可视距离远小于白天,所以夜间行车的车速应该适度降低,以保证车辆的制动距离在前照灯照亮的距离之内,以及时应对危险情况。
3、尽可能避免超车。当发现前方有车辆时,要保持比白天更大的车距,尽量不要超车。
4、在照明不好的地方尽量使用远光灯。只要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乡村道路、没有路灯的街道等照明不好的地点行车时要尽量使用远光灯,以提高视认距离。当遇到对面有来车时,要及时把灯光换成近光。
5、不要直视迎面而来车辆的前照灯。如果车主在夜间行车时直视对面车道来车的前照灯,会因受强光照射而突然失去视觉,不能看清前方的道路情况,从而给行车带来危险。
6、对面车辆不关远光灯时要及时避让。车主在仔细观察道路右侧边缘的同时,应用眼睛余光观察对面车辆,不可用强光“还击”,这样会使两个人都看不见,极易发生事故。
7、注意克服驾驶疲劳。由于夜间行车不能看到道路两旁的景观,对驾驶员兴奋性刺激小,因此最易产生驾驶疲劳。驾驶员一旦产生困顿的感觉,可以通过吹空调冷风、听音乐等方式振作精神,若在高速上,可前往服务区停车休息片刻。
来源:科普中国、合肥交警、百度图片、Pexels(图片)、网络素材
[ 编辑: 胡依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