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气”不好笑,年轻人请警惕身边的“边缘毒品”!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0-11-13

“笑气”不好笑,年轻人请警惕身边的“边缘毒品”!

科普天河 广州天河发布 11月4日

 

近年来,不少新闻报道有的年轻人吸食“笑气”,他们觉得这能缓解压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吸食“笑气”会导致精神失常,瘫痪,甚至丧命!

 

笑气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麻醉性气体。该气体主要用作手术麻醉剂、奶油发泡剂、汽车助燃剂与火箭氧化剂。吸入该气体后,吸食者在丧失痛觉的同时,脸部肌肉会失控,呈现出诡异的痴呆笑容,因此,该气体得名“笑气”。“笑气”有着许多带有迷惑性的别称,如“奶油气弹”“嗨气球”等。吸食者吸食“笑气”时,通常自称在“打气球”。

 

一位医学专家表示,由于该气体作用短暂需多次反复吸食,因此易造成大脑缺氧,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精神障碍、瘫痪甚至窒息死亡。

 


年轻人吸食触目惊心

 

近日,江苏无锡惠山警方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一小区居民楼楼道内,经常有被丢弃的小钢瓶。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发现,这些小钢瓶疑似吸食“笑气”用的“笑气瓶”。

 

经缜密侦查,民警在该小区一住户家中抓获非法销售“笑气”的嫌疑人陈某,现场缴获“笑气”两箱480瓶。随后,警方陆续抓获嫌疑人高某等4人,至此,一条非法销售“笑气”的犯罪链被警方摧毁。此案涉案价值约69万元。

 

当地非法售卖“笑气”的情况时有发生,警方在此前的一起案件中,缴获“笑气”115箱逾3.2万瓶。

 

8月19日0时许,江苏泰兴市公安局民警巡逻至一美食广场附近时发现,3名年轻男子正在汽车内吸食“笑气”。

 

2018年6月,徐州某宾馆清洁工发现一名女孩躺在宾馆房间地上没有了呼吸。警方调查发现,这名18岁女孩系酒后吸食“笑气”死亡。

 

河南郑州警方打掉一吸食贩卖“笑气”犯罪团伙(图/人民视觉)

 


线上线下买卖猖獗

 

在一些互联网交易平台上,搜索“笑气”“氧化氮”等关键词时,平台都会弹出显示字样为“非常抱歉 没有找到相关宝贝”的界面。但搜索“奶油气弹”“奶油发泡器”等关键词后,就能轻松搜出一大批商家。

 

即使互联网交易平台已经通过相关措施抵制这种灰色交易,但仍有“漏网之鱼”逍遥法外。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此类现象同样严重。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微博上,还有许多年轻人以吸食“笑气”为潮流。


河南郑州警方打掉一吸食贩卖“笑气”犯罪团伙(图/人民视觉)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毒害青少年的又何止“笑气”。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一个不小心,年轻人就误入歧途。

 

比如下面这些:

 

01

邮票

有一种像贴画的新型毒品——“LSD致幻剂”,俗称“邮票”,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无色无味,但毒性极强。犯罪分子会将“LSD溶剂”吸附在纸上,浸泡饮料或者直接含服。

 

 

虽然看上去,只不过是一张比指甲盖还小的纸片,但这种毒品的“威力”却是摇头丸的3倍,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只要将这张小纸片含在口中,吸毒者会开始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只需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让人在视觉、听觉和记忆上产生幻觉,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贩卖LSD的大多数是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有人把LSD做成卡通纸片,把目标对准了喜欢新奇事物的青少年。

 

02

饮料

今年6月,海南三亚警方接报,有人在当地酒吧饮用一种叫做“卡哇潮饮”的新型毒品,这种瓶装液体具有香味,可直接口服,这种毒品就是我们所见的一种饮料,“咔哇潮饮”,这是一种奶茶,不过卡哇潮饮中含有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Y-羟基丁酸”(伽马羟基丁酸)。

 

 

长期滥用含有这种物质的饮料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等症状,与酒精并用则会加剧危险性,甚至会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警方表示,这类新型毒品外包装比较有迷惑性,成瘾性也非常高,长期吸食会产生心理依赖,造成认知功能、记忆力损害,引发狂躁症、瘫痪等现象。

 

03

奶茶、糖果、巧克力

毒贩有时候还会把毒品伪装成奶茶。这种伪装奶茶一般为粉末状,包装外形跟我们平时超市买的奶茶包差不多,冲了以后也有浓浓奶茶香,一般人分辨不出。

 

 

实际上这是由冰毒和摇头丸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喝了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长期饮用这种奶茶粉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

 

同理,类似的伪装还会出现在糖果、巧克力等青少年喜欢的零食上,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放松警惕,不知不觉中染上毒品。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 滚到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