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好家风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7-11-24

家风类型:勤俭居 淡泊利

典型人物家庭:吴隐之,梁培基

 

广州是一个崇尚简朴低调生活方式的城市。吴隐之淡泊名利,厉行勤俭不易心,坚守洁雅的操守;梁培基勤俭持家,教育子女自立自强,坚守平淡的品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广州人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对“勤俭居,淡泊利”的理解。

 

 

吴隐之破“贪泉”魔咒

厉行勤俭不易心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名句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其中“酌贪泉而觉爽”的典故,源于东晋刺史吴隐之的故事。1600多年前,吴隐之在如今广州白云区石门村的一处清泉旁赋诗言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这首名为《贪泉》的诗,让吴隐之和他后世子孙遵循“勤俭居、淡泊利、不易心”的家风流传至今。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丹阳

 

广州自东汉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通商口岸。东晋时期,广州物产富饶、贸易发达,对当地官员诱惑极大,以至于连续多任广州刺史皆贪腐,古籍有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贪官被揭发后,均辩称是因为误饮了城外一眼“贪泉”(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门村),才改变了廉洁的初心,直至吴隐之到任广州刺史,这个“贪泉”魔咒才被打破。

 

()掬饮贪泉  严持廉洁操守

东晋末年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商贾往来,经济繁荣。从南洋、天竺(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以及波斯等地的商船,一年数次运来大量的象牙、珍珠等珍奇异宝;加之岭南蛮夷,瘴疫流行,不少由中原到广州赴任的官员,皆有补偿心理,极力搜刮财富。

东晋朝廷为革除岭南弊政,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出镇南粤。

吴隐之深知朝廷派他前往的用意,因此,他特意来到“贪泉”旁,掬水而饮,还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大意是:人们说喝贪泉水,就变贪得无厌,但若是让伯夷叔齐那行高洁的人喝了,最终也不会改变清廉的初心。

到广州后,吴隐之“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生活简朴,勤政为民,在他的影响下,岭南官场的风气大为改观,崇廉尚洁蔚然成风。吴隐之的言行也影响了他的妻儿和后人,形成了“勤俭居、淡泊利、不易心”的家风。

 

()卖犬嫁女  官场一股清流

吴隐之为官,以清廉出名。曾被指沽名钓誉、故作姿态。但他并未世俗的议论而动摇。吴隐之在朝做官,俸禄不菲,但他洁身自好,乐善好施,把大部分的俸禄和赏赐都赠给贫困的亲戚,自己反而过得清贫拮据。

在担任谢石(谢石是“旧时王谢堂前燕”提到的谢家后裔)主簿之职时,吴隐之的女儿出嫁,谢石知道吴隐之素来清廉,家穷,便吩咐手下人带着许多物品去帮忙操办喜事。

当谢家的人来到吴隐之家中,发现他家里冷冷清清,没有宾客,没有嫁妆,毫无喜庆气氛。吴隐之正在命令家中婢女牵着一条狗去市场上卖掉,以贴补家用。 使者见吴隐之身居官位,却清贫至此,感慨不已。吴隐之“卖犬嫁女”被传为佳话。

 

()初心未改  传承良好家风

公元413年,65岁的吴隐之病逝于老家山东。后来,吴隐之的儿子吴延之,官任都阳郡太守,延之的弟弟和儿子也先后担任了郡太守和县令。由于吴家保持者良好的家风,在家孝敬父母,兄友弟恭,为政清廉为民,克己奉公。因此,人们常常誉之为“有乃父之风”、“有乃祖之风”。

两百年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一诗中以“酌贪泉而觉爽”赞誉了吴隐之。如今,广州博物馆还收藏者刻有“贪泉”二字的古碑文,碑文上镌刻着吴隐之所作的著名的《贪泉诗》,见证着吴隐之以及后世子孙的家风箴言——勤俭居、淡泊利、不易心。


 

“南粤先贤”梁培基

不留遗产于后人

 

广州医药集团明兴制药的创始人——梁培基(1875—1947年),广东顺德人。20世纪初,创办梁培基药厂,开西药中制之先河,以实业救国,医药救国,是广东药业公认的翘楚。

他反感子女成为“二世祖”(指富家纨绔子弟),希望子女自立自强、勤俭持家、淡薄名利。他定下严格家规、遗嘱,不留遗产于后人。梁培基树立的良好家风影响着一代代后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华

 

()教子有方  不留砖瓦后人自强

梁培基目睹当时一些富人子女,不求上进,只知吃现成饭,被广州人蔑称为“二世祖”。他立下家规,要求子女们自立自强,不要依赖父母、家里。

他鼓励子女读书,但又规定,所有子女只供读书到中学毕业,然后要自谋出路,他不会养子女一辈子。

秉承着不让子女成为二世祖的理念,梁培基不买田地,盖房子也用单砖做墙,间隔有竹织批荡,使儿女以后拆房子连砖头也捞不到几块。儿女们在他的严格培养下,成为各行各业中的能人,生活中却毫无骄奢之气,实现了“不留砖瓦,后人自强”。

 

()治家有道,一切按规矩办事

梁培基从不娇惯子女,他在家中立下各种规矩,一切按规矩办事。他规定子女暑假不外出,早上起来读书,然后就到屋外的珠江游泳。子女们的水性很好,可以游得很远。但即便游得再远,也要注意饭点的打锣声,过时不候。

他还规定,子女的生活供应,采用供给制。规定冬天衣服两套、夏季衣服三套,连鞋袜及各种用品,都按规定发放。零用钱则按读书年级发放:初小二元,高小四元,初中七元,高中十元。零用钱由主事的姐姐管理,称为“小银行”,每天定时发放。

在严格的家规下,梁培基的儿女及后人从小养成好学、勤俭、简朴、劳动的好习惯,树立了遇事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不畏难精神。

 

()不留遗产,全家和谐相处

为了避免豪门家产之争,梁培基早在遗嘱中有规定:“培基,不遗产于子孙,不遗产者,是不欲子女成为‘纨绔子弟’之流。…… 鼓励将遗产捐献给社会。”

在梁培基思想的指引下,梁家后人没有为家产或遗产争吵,全家和谐相处。广州解放后,梁培基的子女便将梁培基在从化温泉的医院和别墅捐给国家,还准备多个私人住宅和产业。

当时政府有关人士说,“梁培基在海外影响巨大。若连祖业也捐出,海外就会认为政策有问题,不如由政府出资购买。”于是由官方估价定了50万元,这在1951年是很大一笔数。

梁培基创办二沙岛珠江颐养园时有18个子女,梁培基把他们都作为股东,但分50万元时是所有子女以及梁培基的妻妾平均分配,成年子女没有以自己是股东的身份来争夺这笔巨资。梁培基的成年子女和媳婿,有九人是党员,他们将所分得的钱交党费或捐献了。


 

家风类型:敢为先 思创新

典型人物家庭:潘振承、詹天佑

 

有人说,广州人是敢于吃第一只螃蟹的人。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一直是广州所拥有的独特城市特质。无论是清末享誉世界的十三行巨商潘氏家族,还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用自己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胆识和气魄,推动着时代前进的脚步。

 

 

潘振承家族

创新经商传承百年商行

 

有学者称,中国贸易真正走向世界,是从广州十三行开始。以潘振承为代表的潘氏家族,在十三行长达百年对外贸易中,成为了商行首领。经过海洋贸易的阅历磨砺,潘氏家族敢为人先,主动吸收外来先进经验和文化,迅速扩大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把国富民强视为己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邱伟荣

 

潘刚儿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退休教授,他是潘氏第八代后人,如今已经过了古稀之年,谈起潘氏的先辈和敢为先、思创新的家风,他仍然为之自豪。

 

()少年船工,乘风破浪闯世界

潘振承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十四岁时当上船工,随船主三次登海船到吕宋做生意,获得的世贸基本知识,为他日后的家族商业发展奠下基础。

随后,潘振承到广州定居,在别人开设的达丰洋行当协理。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初,老板荣归故里,潘振承继承了他的商号名称,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十八世纪五十年,潘氏家族生意逐渐发展起来。

作为海上贸易的商人,潘振承觉得只有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占得先机,因此,潘氏族人一直主动学习多种外国语,“认夷为友”,以一种友好包容的态度、开放的思维探索开启当时的中国商业国际化道路。

潘振承不仅有着独具的商业眼光,还始终笃守商业诚信,赢得了享誉内外的盛名,曾被当时的外国商人称为“最可信赖的商人”。

 

()创新思维,使用汇票第一人

潘振承经商步步为营,稳打稳扎,但同时不失冒险精神。据潘刚儿介绍说,虽然,潘振承是政府指定的官商,然而却有自由商人的特点。潘振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开放意识,他善纳西方的新事物,引入商业成功的新思维。

18世纪60年代,英国东印度伦敦董事部汇票在广州开始使用,潘振承目睹了这种金融汇划以票据来办理信贷节奏快、效率高、资金安全兑现等优点,认为这是个商机,能够促进商号的发展。乾隆三十七年(1772),潘振承将伦敦汇票用到了自己商号的国际贸易金融运作上,成为中国人使用汇票的第一人。这在当时只知道使用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中国商人是不可想象的。潘振承这个“敢为人先”的举动,使他的商业潜力大增。十年后,美国才开始使用伦敦汇票。

20067月,瑞典仿古船哥德堡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来到广州,在所泊洲头咀码头的宣传画栏展有潘振承画像,这是展品中惟一的中国人画像。

 

()薪火相传,成就百年商行

承传国际视野的潘家智者不乏人,人才辈出。潘刚儿介绍说,潘氏后裔中有24人被《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录入,包括潘有度(第二代)、潘正炜(第三代)、潘仕成(第四代)、潘宝鐄(第五代)、潘飞声(第六代),他们都成为自己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与国家命运、家族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学养。

潘家的商行是广州十三行唯一有百年历史的商行,其商品茶叶在欧洲市场售价偏高,但仍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因为他诚实待商客,茶叶质量上乘。潘振承笃守诚为先、信为本重言诺、重契约 的基本商业理念。

更重要的是,他们注重创新,注重品牌的维护。在当年的潘振承看来,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生命力,无论潘振承、还是他的事业继承者潘有度、潘正炜的同文行或同孚行都秉承打造名牌,在国际市场公认为最高品质,获得良好的口碑。


 

“铁路之父”詹天佑

各尽所能,敢为人先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这位南粤先贤有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在艰苦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主持修筑了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中国早期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詹天佑之孙(詹天佑大儿子詹文珖长子)詹同伟说,詹家的家训是:各出所知,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林立与地球之上。这个家训延续今日,詹氏后人正如詹天佑一样,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为国家的富强不断努力。

 

文/广州日报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刘铃 图、视频/廖雪明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工程中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表现了中国工程技术专家的高度智慧,令外国专家十分震惊。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也彻底击碎了外国专家说“中国人不能独立修建铁路”的预言,为中国铁路工程技术界在世界上赢得了地位,也是中国近代史反帝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

 

()因地制宜,创新“中距离凿井法”

1905年,清朝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从北京通往西北的交通干线,在军事上、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当时,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筑路权,想借此在中国扩张自己的侵略势力。他们认为,京张铁路工程浩大,中国工程师是绝对修不成的,到头来还得靠他们。

在这种情势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重任。

修筑京张铁路,以南口到岔道城一段工程最为艰巨。这段路线,中隔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要开凿四个隧道,长达1600多米。

在隧道工程中,詹天佑因地制宜,创造出一套科学的施工方法。他创造性地使用“中距离凿井法”,在隧道中点挖一个竖井,从中间向两头开凿;同时又在隧道两端向中点凿进。这样有四个工作面一齐施工,工程进度可以加快一倍。不到3年,四个隧道就全部凿通了。

 

()“神迹”设计,“人”字形折返线

在线路设计上,詹天佑创造性的设计也是闻名国外的。八达岭一带,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如果采用通常的螺旋式线路,列车绕山而上,不但工程造价昂贵,而且坡度太大,行车危险。詹天佑巧妙地设计出“人”字形折返线,缓和线路坡度。从青龙桥起,沿着山腰筑“人”字形铁路,列车开到这里,在后面加挂大马力机车,变成在前面拉列车,这样,列车的牵引力就会大很多。这条铁路建成后,很多外国专家过来参观后,都惊叹这项工程是“绝技”、“奇迹”。

京张铁路从19059月动工,到19099月全线通车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还节余工程费用28万多两银子。

 

()家族传承,各尽所能,敢为人先

外人说,詹家有一个价值连城的传家宝——慈禧太后赏赐的镶嵌着玛瑙的金钟。但是,对于詹家人来说,他们心目中的传家宝才并不是金钟,而是真正鼓舞整个家族的精神,也就是他们一代代传承的家风:各出所知,各尽所能,敢为先,思创新,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林立与地球之上。

詹天佑曾经自述,“我是一名工学家,我的使命,是以创造性建设,谋求社会进步。”他这种思想在詹家后人中影响至深。

詹同伟说,他从小就听父亲詹文珖说起很多关于爷爷詹天佑的事。“祖父教育后代,要以国家利益为先,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


 

家风类型:书香浓 耕读情
典型人物家庭:黄典元,黄皞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底蕴深厚的耕读文化在南粤大地悠久传承。时至今日,耕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怀、一种风尚、一种价值追求。

截至2017年,广州的南国书香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书香岭南,全民阅读。耕读这一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正影响着一代代广州人保持终身学习、思考的习惯,进而成为贤达的、有知识、有担当的现代公民。

 


专题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勤学爱国 醉心耕读

黄典元家族四代倾心教育贤才辈出

 

黄志锐,一名普通的退休中学教师,他确有着一位不平凡的父亲——黄典元,二十世纪50年代广东著名经济金融专家、著名经济学教授。黄家祖籍廉江塘蓬镇,如今已经是生活在广州的第四代人。从黄典元开始,几代人接力相传,勤学重教、学有所长、修身齐家,兢兢业业为社会贡献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安娜

 

当黄志锐出现在记者眼前时,很难相信这已经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面容清朗,声音浑厚,尤其是目光中透着只有时间和阅历才能雕琢出来的智慧。

 

()勤学重教 影响后人

黄典元从小天资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学习期间,与郭沫若、许崇清、林砺儒成为挚友。

留学期间,黄典元先学医学,后来改学经济学。毕业回国后,他先后任教多所学校,还曾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处处长、国库主任、广东省金库长兼广州市银行副行长等职务。广州解放后,作为金融界的专家和权威,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曾多次向黄典元征询财经工作及城市建设方面的意见。

黄志锐说,小时候自己的家境就相当殷实。然而,父亲更专注于做学问和教书育人,生活简朴;父亲总穿着故衣上下班、会客的细节,黄志锐记忆深刻。

解放前夕,黄典元的很多朋友都移居境外,但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外界局势并不稳定的当时,黄典元坚守在教学岗位,一直工作至65岁从中山大学退休。

 

()勤学勤思  学无止境

黄典元夫妇的言行深刻影响着后代。黄志锐兄弟姐妹七人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勤学勤思,其中有六人考上名牌大学,并成为高级统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教授等,有些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大家族中,前三代均有子孙出国公费留学,但都学成归国,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

黄盈宇和黄真是黄志锐的女儿,对这对姐妹来说,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一方面是父亲对她们勤学、勤思的重视,另一方面就是父亲心系校园,为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付出。

如今已是华侨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的黄真,还一直记得父亲的教诲: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有多忙,都不能放松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黄真的书柜里,仍然珍藏着一套父亲黄志锐送的《资治通鉴》,也不断激发着她勤思、勤学。黄志锐对一双女儿的教育,就这样绵延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

 

()积极向上 代代传承

在黄志锐的鞭策之下,黄盈宇和黄真姐妹俩不断进修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姐姐黄盈宇现为广州市环保研究室的高级工程师,多年来,参与多个广州市重大假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印象评价,并多次获奖。妹妹黄真先后在越秀区多所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干部,是高级教师和高级政工师,先后获广州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家中第四代,黄盈宇的儿子石毅已经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黄真的孩子也从华南理工大学顺利毕业,开始自己的事业。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黄真说:“正是良好的家风,让我们薪火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


 

“铁汉公”黄

七子五登科 父子两乡贤

 

位于炭步镇的塱头古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塱头黄氏耕读传家、人才辈出。明代著名官员黄皞,最受村民推崇,他家规严谨,教子有方,素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美誉。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实习生宋昕航

 

“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开仓赈灾”、“建青云桥,造福乡里”……黄皞的家风故事,至今在当地传颂。黄氏的8条家训:“孝悌宜敦,乡党宜睦;礼让宜明,廉耻宜正;习读宜勤,农桑宜重;节俭宜崇,非为宜戒”,亦深植于后裔心中。

 

()诗书传家 带动学风

花都塱头古村有一座著名的友兰公祠,在公祠的门匾上方,有一副壁画,画中有四颗白菜。据古村的黄氏后人说,这个白菜寓意深刻:即使粗茶淡饭也要供孩子读书。

黄皞为官清廉,以民为本,刚正不阿;他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的教导下,他的7个儿子中有5个考取了功名,成就了“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为此,皇帝恩赐两道楹联嘉奖他的功绩,此举带动了当时好学成风。因为良好的家学传统,黄皞的子孙读书也极为刻苦,他的两个孙子也考取了功名。

塱头古村办学成风,据族谱记载,塱头古村共有书院、书室24座,祠堂8座,全村曾科考及第的秀才27名(含以后晋升的举人、进士),举人19名(含以后晋升的进士),进士14名。这种书香之家众多,在广州,甚至广东也是罕见的。

 

()捐资修桥 鼓励耕读

明武宗正德二年,大宦官刘瑾把持朝政,黄皞被迫辞官。回乡后,他见塱头村出入口旁的河涌要靠渡船运载来往行人,很不方便,便主动捐资并发动乡民集资修建桥梁。他希望乡里读书人能仕途顺利,定名“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又把河涌定名“鲤鱼涌”,含“鲤鱼跳龙门”,科举高中金榜之意。“青云桥”至今仍存于村中。

黄皞寄望后人能够尊学重教,富者仁心,为国为民。因此,“孝悌宜敦,乡党宜睦;礼让宜明,廉耻宜正;习读宜勤,农桑宜重;节俭宜崇,非为宜戒”的家训一直流传至今。

 

()巧放木鹅 心系百姓

黄皞一生清廉,政绩显著,明朝正德皇帝颁旨嘉奖,赠他一只木鹅带回家乡,准他将木鹅放到家乡河中漂流三天,木鹅流经之地,两岸五里以内的田地便归他所有。

黄皞奉旨到巴江河放木鹅,但又不忍心占百姓太多土地。于是,他暗中找了个小孩潜水把木鹅引入到一口池塘中停下,才没有把大量的土地占为己有。他的儿孙受他的影响,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

在黄皞重视文教的家风影响下,塱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之村。黄皞去世后,黄氏子孙都集成了黄皞的家训、家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都人才辈出。

 


家风类型:廉行事 公私明
典型人物家庭:李坚真 崔与之

 

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乃从政之本。严以律己、克勤克俭,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从古至今,南粤大地上,这一基本标准越来越成为从政者的一种觉悟和习惯操守。他们以公仆之心、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奉公品德立身、干事、治家,处处率先垂范,成为全社会称颂的家风表率。    

 

李坚真:华夏女杰,廉政楷模

 

李坚真,历任中共粤中区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监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她不仅是32位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女战士之一,更是中国首位省人大常委会女主任。作为老一辈革命先驱,她始终坚守克己奉公、刚正不阿的人生信条,“不花国家一分钱,不占百姓一粒米”。李坚真用“廉”书写了浩然正气的一生,毛泽东夸她是“不简单的女同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华 实习生 张群

 

对于家庭,她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家人亲属常怀律己之心,规范言行举止,继承优良品德,为侄子谋公差的字她“签不得”、为养子提干的招呼她“打不得”……

 

()继子低调不透露母子关系

李坚真与邓振询结婚前,邓振询有一个儿子叫邓东林。李坚真对邓东林关怀备至,小到日常饮食,大到未来人生走向。李坚真给邓东林报名上南方大学。李坚真日常时不时地给邓东林捎去生活用品。

李坚真到学校接邓东林回家,每次坐的都是公共汽车,李坚真教育邓东林说,“个人的事,不能用公家的汽车。”

邓东林毕业时,她对邓东林说,“东林啊,你工作的问题只能由组织来安排,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千万不要靠父母的影响力吃饭。”

邓东林长期住在乡下,先后在揭阳、从化、惠阳、丰顺、肇庆基层工作。他恪守李坚真的教诲,没想打着父母的旗号搞特权、谋私利,甚至不对外界透露他与李坚真的母子关系,直到李坚真1973年的一次意外到访,周边的领导同事才得知此事。

 

()这样的招呼打不得

巢玉祥曾给李坚真担任警卫员,在战争年代曾救过李坚真夫妇的命,后来被李坚真收为养子。即使是这么亲密的关系,他也没有利用李坚真的职权获得额外的利益。他在李大姐身边工作几十年,长期和李大姐在广州一起生活,直到退休时也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

巢玉祥的儿子巢广当了十年兵,李坚真也没有为其走后门为他提干,只是鼓励他积极工作、争取上进。据李坚真的孙女巢穗回忆说:奶奶从小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记得以前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休息日在家开会,不准我们靠近会场,会场外也不能大声喧哗。她严格要求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要靠自己努力。她从不向有关部门打招呼。

李坚真把良好的家乡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后辈们在耳濡目染培养自身品质。

 

()这样的字签不得

李坚真弟弟原是丰顺县小胜供销社的干部,1985年,已经是到退休的年龄了。当时,她的侄子李建强很想“顶替”退休的父亲,跳出农门。那个时期前后,许多人也是通过“顶替”,办理“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

那年李建强已经41岁,不符合“农转非”的40岁以下的年龄条件,他认为就是“一岁之差”的事情,只要找到姑姑李坚真说说话,让有关部门照顾自己,李坚真了解了李建强的来意,沉默不语。许久,她才慢慢地说:“共产党不能世袭,不能是一代做官,就要代代做官。你的事情,你的要求,我不能开口,更不能写字。”

“不搞特权,不谋私利”,李坚真一生廉政为民,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她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后辈。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子孙后代将她的家训牢记于心,并用行动践行着。


 

南宋名臣崔与之:公正清廉传家风

 

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坑贝村,伫立着一座古朴的历史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南宋名臣崔与之而建的清献园纪念馆,毗邻原有的崔太师祠。

崔与之(一一五八至一二三九年),字正子,号菊坡,广东增城中新坑贝村人。其先祖是河南汴京人士,因战乱南迁,从其祖父开始定居广东增城。崔与之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于淳熙十七年(一一九零年)考入太学,并于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年)中进士,成为宋代广东由太学取科第的第一人。而后其开创的“菊坡学派”更成为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凌跃

 

崔与之身居要位却从不以权谋私,他亲民爱民,即便军需告急之时也“一毫不取于民”。他勤政廉政,不畏强权,以身作则抵制官场腐败之风。崔与之一生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他的门人称他“始终无玷缺,出处最光明”。而文天祥更是赞誉他“威德清风,跨映一代”。

 

()公而无私  一生勤政为民

崔与之中进士后,任浔州司法参军,管地方法律事务。当时朝廷在各地设有粮仓,称为“常平仓”,用于储粮备荒、调节粮价,当时很多常平仓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一旦雨季来临,仓米容易受潮发霉。但是,当地其他官员为了己利不愿意花钱整修,崔与之主动请缨抢修常平仓,砖瓦不够,就将自家房子的瓦片拆下来修葺粮仓,保住了百姓的救命粮。

崔与之在多地任职,每到一个地方,就主动寻访百姓,询问民俗和政务。对百姓检举的弊政,他必然处置妥当才肯罢休。史书记载,崔与之所经之地,大量的贪官污吏都被绳之以法,有些则被他正气所震慑,望风而逃。

当时广东地区读书风气不浓,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朝廷为了吸收岭南人才,在广东实行荐举制度,但却规定被推荐人要向举荐人缴纳财物,称“赏格”。崔与之知道后,上书朝廷制止这种变相贪腐的做法,以便更好地推荐人才。

 

()以菊明志  高洁品质育后人

     崔与之在任时处处以国家为重,知人善任,推荐贤能可谓不遗余力,且不图回报。崔与之在各地任职期间先后向朝廷举荐了大批贤良之人,绝大多数与他没有私交,无论对谁,崔与之都出于公心,后来多成为名臣或知名学者。崔与之的姐姐也曾为她儿子求官的事向崔与之说情,但崔与之却始终没有循朝廷恩例为外甥求官。

崔与之告老还乡,回到故土增城,在凤凰山边的住所种下了很多菊花,其间偶有动机不纯的为官者登门拜访,崔与之便会带他们去欣赏菊花,以菊花表明清廉之志。此事传到京城,皇帝派人将题有“菊坡”二字的牌匾赐予崔与之。

 

 

()不负祖上  好家风代代传

崔庆华老人是崔与之的第23代直系后裔,现居住在增城。据老人说,崔与之一辈子为官正直,不畏权贵,因此特别受皇上赏识。“他虽然没当丞相,皇帝还是把这个称号赐予了他。”而在崔与之的儿子结婚时,崔与之更是拒绝了亲家送来的700亩嫁妆田。

由于自己从小就受到了祖先这种好家风的熏陶,崔庆华老人在教育自己儿女时也特别严格。“崔与之说过,‘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我从小就要求孩子们一定不能贪。要像祖先一样好好读书,为社会做出贡献。”

“贪财只会害了子孙后代,洁身自好才能走得长远。”

聊起自己的后代,老人很是自豪,他的儿孙在各行各业中传承着老祖宗清廉的家风。

 

 


 

家风类型:和为贵 明礼法
典型人物家庭:胡庆宗,孔猛

 

“礼之用,和为贵”,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礼”,于人的内在是“守规矩”,于人的外在是“讲礼仪”。以诚交友,以和为贵,明礼守法,一代代广州家庭亦在恪守传承中不断丰富其内涵。

 

专题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西关大屋胡家四代

和谐互助涵养家风

 

广州西关,毓桂坊九号,是住过胡氏家族四代人的老宅,也是一座典型的西关大屋。墙面的青砖、大门上红亮的“木趟栊”、门廊上装饰的“满洲窗”都显示着胡氏家族的悠久历史。

1938年开始,胡锦成和关秀惠夫妇艰难养育了6个子女。面对前来投靠的亲友,父母宁愿委屈子女,都会尽力招待。2003年,关秀惠去世后,胡家成立了“母亲基金”,对遇到大事的兄弟姐妹甚至外戚的亲戚提供经济帮助。

祖辈传下的乐于助人的家风,让胡家人在一团和气下成长,他们秉承“家和万事兴”的家训,努力将这份和气代代相传。2017年,胡家获选广州最美家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实习生张群

 

()养家之道:家和万事兴

胡庆宗是胡氏家族第三代子孙,他的祖父祖母胡锦成和关秀惠是地地道道的老西关,奉“家和万事兴”为养家之道。胡家非常重视家族的“仪式感”。对于家里的重大事件,他们会召开家庭民主会,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在胡锦成和关秀惠的教育下,胡家一直以来秉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理念,家庭成员间始终保持沟通,6个子女中谁有困难,谁家有子女升学、结婚,大家都会互相帮助或庆贺。

因为住在省城,从上世界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经常会有一些外地亲友前来投靠,胡锦成与关秀惠从来热心以待,不曾拒绝。宁可自己和子女吃住得差点,也要给亲友们好吃好喝。

胡庆宗的父亲胡海清回忆起那段岁月仍是感慨万分:“咱爸妈对家人、亲人的好,我们耳濡目染,把父母的爱心传递了下来。”

 

()成立母亲基金 携手共度难关

在胡锦成与关秀慧的言传身教下,家中的六姐弟相亲相爱,“哪家有困难,全家一起帮”,如今六户人家散居在国内外,家庭的心和家族的情却始终紧紧凝聚在一起。

据胡海清介绍,2003年,母亲关秀慧去世后,在大姐胡倩侬提议下,胡家成立“母亲基金”,用于帮助家族成员应急或克服困难,家庭大小成员均纳入会员。会员承自愿原则,基金出资不重数额多少,而在于每个家庭有所担当,携手共度难关。

十几年前,弟弟胡海泉的生意遭遇瓶颈期,资金面陷入巨大困境。全家人主动调用了“母亲基金”,帮助胡海泉的公司转危为安。现在,胡海泉的生意越做越好,已成为一家拥有三十多家分店的全国连锁餐饮公司。

如今,西关老屋中只住着六弟胡海明夫妻。但这间大屋仍然是所有家族成员情之所系。每年春节,他们齐聚大屋,一番热闹。每次回家,胡氏家族成员首先在胡锦成和关秀惠的遗像前鞠躬,感念两位老人的养育之恩。

 

()带领家族发展 女性勇担重任

在胡家,女性一直是家族的主心骨,发挥着带领家族发展,和谐互助的重要作用。在女性的引导下,家族男性家庭观念很强,在外事业做得再大,一有时间,都要回归家庭、呵护家庭。

母亲关秀惠言传身教告诫子女,什么是善,什么是博爱,应该怎样维护家庭间成员的关系。母亲去世后,大姐胡倩侬成为家族第二代核心,遇上家族大事,胡倩侬总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在六弟的胡海明眼里,大姐是一个心地慈悲的人,凡事亲力亲为。2013年,二姐胡倩贞确诊肺癌,急需手术、化疗。在胡倩侬的带领下,其余五个兄弟姐妹“你出一点,我出一点”,筹齐了手术费,胡倩贞得以顺利手术。

胡倩贞的两个儿子一边忙着生意,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为了让两个侄子安心工作,当时已75岁高龄的胡倩侬主动当起“护工”,到医院把妹妹照顾得妥妥帖帖。

 “家中不管是谁生病住院,大姑妈总是在医院里留守得最久的那个人。”胡庆宗说,“姑妈非常博爱,前些天我外婆住院,论亲戚关系,她和外婆隔很远了,但她依然去医院探望,这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

孔子后裔孔猛

爱岗敬业传家风

 

孔猛出生于山东,是孔子的第75代传人,现就职于广州市交委公路执法大队。孔猛的父亲曾是国企干部,母亲曾是党校老师,太太是医务工作者,女儿今年四岁半,一家三代如今齐聚广州。

身为孔子后裔,孔猛家庭始终身体力行传承着以“仁、礼”为主要思想的儒家家风,始终抱负着家国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家、下不负所学。”这是孔猛一直坚守的信条,也是他在工作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蔡凌跃

 

()规矩意识心中印  孔府家风代代传

“在山东老家,每家每户在大年初一都会祭拜先人。不管年龄大小,均已以辈分尊称;家族大师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处理,凡事谨遵祖训规矩,不能逾矩。”自幼生长在孔府大家庭,规矩意识早已烙在孔猛的脑海。

饭桌礼仪也让孩提时代的孔猛印象深刻。“长辈不动筷子我就不能先动,绝对不能拿筷子敲饭碗。饭桌座位有主次之分,爷爷奶奶坐主位,其他人按顺序依次落座,每个人的位子跟家庭地位无关,只是规矩不能乱。”如今,孔猛一直用这一套饭桌礼仪来要求女儿。

在父母退休后,孔猛把他们接到了广州,教育小孩的时候依然会听二老的建议。“一是要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二是要立好家规,确保孩子大方向不会跑偏。”

“礼之用,和为贵”,正是对礼仪、规矩的恪守与传承,孔家才能世代平顺兴旺、和谐美满。

 

()注重后代塑品格 身体力行伴成长

孔猛是交通执法人员,太太是医务工作者,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们基本没有完整的双休日,有时晚上甚至还要上班。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夫妻俩从未怠慢,并一直把孩子视为与平等独立的个体,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作为孔子的后裔,孩子自小接触儒家文化,她的小书柜里就有《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猛给女儿边讲《论语》边解释,“从小不要自大,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方面”。孔猛时常与几个好友家庭互动,不定期举办家庭读书会,在阅读分享中增进孩子们的友谊。

女儿上了幼儿园后,孔猛夫妇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她,“谦让是一种美德,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外出搭乘公交、地铁的时候,孔猛总是主动让座,身体力行教育女儿要尊老爱幼。

 

()严于律己强素质  爱岗敬业为人民

“儒家思想崇尚忠义,主要体现为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热爱与信仰”,正是这份信仰,使孔猛长年坚守在交通执法的一线岗位上。

在孔猛看来,“规矩意识”是一种自觉的纪律观念、底线观念,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一旦形成,就可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礼门,行义路’,为人做事都应如此”,孔孟认为无论是个人小家还是单位大家,都要严守规矩。“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作为中层管理者,孔猛更注重严于律己,“不先提高自身素质,如何给下属提要求?”

自入职以来的每年春节,万家团圆之际,孔猛都参与春运值勤工作,把休息时间都用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我和太太都是一线工作者,必须在节假日坚守岗位。老人都理解,毕竟交通运输和医疗卫生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作为孔子后代,必须首先忠于国家的事业。”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 滚到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