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回看2023? 48张照片告诉你中国科技实力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3-12-30


科创中国 2023-12-28 19:50 发表于北京

2023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我国科技领域捷报频传,梦想接连实现,今年最热的几个关键词大概就是“突破”“首个”“成功”了。我们的科研人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奋斗着,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刻,让我们一同回望,铭记这一年里的每一个辉煌时刻。

2 0 2 3圆满收官

 

逐梦寰宇

 

探险深海

 

 

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建成

 

1月5日,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采集各电压等级输变电设施的物理数据,在网络云端构建数字孪生电网,全面提升了电网的智慧运检水平。全息数字电网融合了北斗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时空大数据等技术,集成100多座电力北斗基站的位置信息,可以为作业无人机、机器人等提供智能导航、专家辅助等支持。

 

我国科学家揭示衰老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通过合作研究首次揭示,通过抑制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ERV古病毒“复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并发展出一系列延缓衰老的多维干预策略,这一成果1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

 

我国天文学家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卫星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奶牛诞生

 

春节前夕,承载着超级奶牛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培育重任的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在宁夏灵武市出生,是国内首次采用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百吨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开启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良种奶牛培育中担当核心和关键角色的新纪元。这是继去年灵武市奶牛体外生产胚胎批量繁育技术应用取得成功之后,灵武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良种奶牛繁育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航天员在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过年

 

1月21日,中国航天员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个除夕。在万家团圆的日子,航天员通过视频,手持“福”字向全国人民送出祝福。费俊龙说:“我们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祝福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祝福全国人民新春快乐。”谈及在转入长期运营的空间站里过春节,张陆说:“穿新衣、吃饺子、送祝福,这些年俗年味儿可一样也不少。”

 

“奋斗者”号再探底,首次抵达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

 

1月2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后,成功回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由此拉开了对该海沟系统科学考察的序幕,对全球深渊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第一次抵达东南印度洋作业。

 

华龙一号海外首个项目全面建成

 

北京时间2月2日,巴基斯坦举办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K-3)落成仪式。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项目全面建成,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完成交付的卡拉奇K-2/K-3机组是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也是巴基斯坦首个单机组百万千瓦级电力工程。据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近200亿元。

 

我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顺利完成

 

2月16日,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在电信5G网络的加持下,普外科主任医师梁霄通过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台,向万里之遥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的手术室内机械臂发出手术指令,成功为一名当地患者实施了胆囊切除术,实现了5G超远程机器人人体肝胆手术的新突破。当日,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正式揭牌,将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尖医疗服务。

 

中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成功发射

 

2月23日,中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号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星26号卫星与中国卫通现有的中星16号卫星、中星19号卫星两颗高通量卫星共同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为边远地区提供安全可靠、覆盖更广的信息传输手段,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并有效满足空中旅行与远航中对于宽带通信的巨大需求。

 

我国团队构建迄今最大动物基因组参考序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南极磷虾超大基因组组装、极端环境适应和群体历史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南极磷虾开展了高深度的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构建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基因组参考序列,其大小为48Gb,约为人类基因组的16倍。研究发现南极磷虾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含量高达92.45%,这源于南极磷虾基因组重复序列的两次爆发式扩张,这也是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含量最高的物种。研究成果于3月2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产发电

 

3月25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我国第三台投入运行的华龙一号机组。防城港核电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可以等效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以上,减少碳排放效果显著。

 

我国建成世界首个可遥控生产超深水平台

 

4月10日,中国海油宣布,“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具备在台风期间保持连续安全稳定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向全面建成超深水智能气田迈出关键一步。每年可增加天然气产量供应超6000万立方米,可供47万家庭用一年。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

 

4月16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之后,国际上第三颗发射的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国造”。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0颗风云气象卫星,我国也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

 

5月4日,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取得成功。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对推动脑科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此次试验由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实现了介入式脑电信号从被动采集到主动控制的技术飞跃,突破了血管内脑电信号采集、介入式脑电信号识别等核心技术。

 

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

 

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5月初消息,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物质科学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他们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这些天然的玻璃纤维证明,月壤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成型特性,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加工生产玻璃建材的可行性,将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沈来权说道。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据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5月6日消息,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高校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最新研究成果

 

5月11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闻海虎教授团队领衔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否定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的镥-氢-氮化合物中的室温超导现象。闻海虎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利用高温高压合成手段,成功制备出来结构与罗切斯特大学报道一致的镥-氢-氮材料,并且利用本组具备的高压下电阻和磁化精密测量技术,证明了该材料即便在40万大气压下,温度低至2K也没有观察到超导现象。如果迪亚斯团队还想维持其近常压下室温超导的结论,就必须给出令人信服的新证据。

 

我国科研团队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合成乙醇

 

5月,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结构封装法,构筑了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近100%转化为乙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一步直接合成更高价值的乙醇,不仅可以避免消耗粮食和煤炭资源,还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将为二氧化碳大规模高值利用提供巨大机遇。”刘小浩说。

 

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

 

5月23日,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今年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应用了许多“黑科技”。针对极高海拔地区仪器设备的电源问题,科考队和负责探月工程供电系统的研究人员联合,将月球上的供电系统技术成功应用到了极高海拔地区,解决了极高海拔地区仪器设备供电面临的极低温、极低压、电源保护自启动等三个“卡脖子”问题。

 

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商业首航

 

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12点31分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之后穿过了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在28日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后,从5月29日开始,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

 

第二次太空合影来了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

 

5月30日,中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式开钻。该井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目标钻探深度11100米。开钻万米深井,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12月18日,“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突破8900米。

 

中外科学家联合揭示灵长类动物演化之谜

 

6月2日,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消息,由我国科学家发起并主导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在灵长类演化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厘清了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不同灵长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和进化历史;解析了灵长类动物大脑、体型、骨骼、感官、食性等复杂性状进化的遗传机制等。8篇相关研究论文以专刊形式在线发表于《科学》。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我国首艘全新智能FPSO交付

 

6月16日,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全新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海洋石油123”在江苏南通完成陆地建造并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海油加快推进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FPSO制造与应用国之一,所拥有的FPSO数量与总吨位均居世界前列。

 

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 “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

 

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7月5日,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有助于推动面向全场景的国产操作系统迭代更新,为政务、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基础安全保障。

 

中国科学家刷新量子系统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演示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上。

 

“海脉”正式投入使用

 

7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它攻克了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技术,大幅提升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能够捕捉到万米地层相当于蚊子飞行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并据此描绘高清油气藏数据信息。

 

我国海拔最高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

 

8月3日,三峡集团发布消息,位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我国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在西藏措美县哲古镇成功并网发电,此次并网的单机容量3.6兆瓦风机,是目前我国超高海拔地区已投产容量最大风电机组。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过2亿千瓦时,可以满足周边近14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我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8月15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此次糖合成的效率为0.67克每升每小时,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葡萄糖的碳固定合成效率达到每毫克催化剂每分钟59.8纳摩尔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

 

国内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8月30日,我国绿氢工业化规模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国内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在新疆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

 

我国科学家在猪体内再造出人体中期肾脏

 

9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上发表封面论文,研究人员利用新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结合优化的胚胎补偿技术体系,在肾脏缺陷猪模型体内实现了人源化中肾的异种体内再生,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报道的人源化功能性器官异种体内再生案例。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我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构建出覆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并发现免疫细胞“新类型”——类小胶质细胞。该研究成果于9月12日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上。该研究将有力推动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千眼天珠”建成

 

9月27日,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简称圆环阵)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之一,被称作“千眼天珠”。此次工艺测试表明,圆环阵实现了最大视场达到10个太阳半径的连续稳定的太阳射电成像与频谱观测能力,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初步设计报告的指标要求。

 

“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10月11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确立新的算力里程碑,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10月17日,G1137次动车组列车从印尼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开出,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雅万高铁依托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主动适应印尼当地运行线路条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是中国高铁向世界展示的“新名片”。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这是我国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全新组合,也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航天员景海鹏圆满完成了第四次飞天旅程,累计在轨执行任务时间超过200天,是目前为止执行飞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也圆满完成首飞之旅,标志着我国现有3种类型航天员均已完成飞行考核和实践检验。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

 

11月4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预计将于2024年1月1日首航。大邮轮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成了最先进的船舶建造技术、最优秀的材料、轮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导航技术、酒店工程技术,是我国高端制造业再下一城的重要代表。

 

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出生存活的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并证实了猴胚胎干细胞可以高效贡献到胚外胎盘组织和生殖细胞。这一成果11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以封面文章发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表示,此项研究成果重要性不亚于克隆猴,是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制作的里程碑,为建立基于猴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的基因打靶和模型构建技术奠定了基础。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CPU发布

 

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CPU——龙芯3A6000在北京正式发布。龙芯3A6000处理器采用龙芯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LoongArch),是龙芯第四代微架构的首款产品。它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

 

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12月1日,重庆大学在期刊《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纳米分辨三维电镜揭示变形镍的异常晶格转动》,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团队研发了世界首套具备三维晶体学重构与三维衍衬像重构功能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电子衍射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空间分辨率1纳米,填补了纳米级三维电镜取向成像技术的空白。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12月6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完成有关调试试验的基础上,顺利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开始商业运行。这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锦屏大设施今后将发展成涵盖粒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世界级深地科学研究中心。

 

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成

 

12月,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成功试投产。该一体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达60%,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罗斯海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12月16日,罗斯海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是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建成后预计可容纳80名考察人员,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科学研究。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北极熊毛衣”

 

12月22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柏浩教授和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微微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论文介绍——联合团队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制备出了一种封装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它不但有传统保温材料的隔热功能,还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可以直接在商用纺织机上编织成面料。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远大的理想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成果鼓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不忘初心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精彩未完待续

你我一起见证

 


返回目录 返回首页 滚到页顶